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法身慧命之摇篮——记福建佛学院女众部
法身慧命之摇篮——记福建佛学院女众部
信息来源:本站 作者:qhfjxh 更新日期:2014-11-14 15:20:0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福建省佛教协会负责人传常法师根据佛教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尼僧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的局面,在福建省宗教局的大力支持下,于1982年在福州崇福寺举办了女众佛学培训班,此为建立女众学府之雏形。1983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福建佛学院正式创办,分男女二部,男众部设在莆田广化寺,女众部设在福州崇福寺。
  崇福寺地处福州北郊象峰之麓,素有“江南第一女众丛林”之美誉,始建于唐,续修于宋,千余年来,高僧辈出。各殿堂依山而筑,错落有致。近几年,整修扩建,规模日益宏大,焕然一新。寺院周围老树参天,草木葱郁,山门小桥,溪水潺潺,清新雅静,安宁祥和,实是修学之胜地。以这座历史悠久、道风淳厚、环境优美的千年古刹作校园,使学僧自然身处于一个良好的道场氛围。
  佛学院从创办之日起,办学宗旨十分明确,即:培养爱国爱教、学修并重、具足正信、具有较高的佛教学识、能从事佛学教学及研究、会管理寺院的中级僧才。
  学院开设预科、本科(本科只办了二届,后因经费及师资等问题停办),并附设有半日制培训班,学制均为二年。课程设置强调有步骤、有系统地掌握一定的佛学知识和文化知识,并培养尼僧对佛学专业课的研究能力。课程设置以经律论所诠之戒定慧为中心。在课程中,佛学课占60%—70%,政治、语文、史学等文化课占30%—40%。教学上不但着重知识的提高,同时也注重理论到实践的结合。
  学院师资队伍比较稳定,如教务长会静老法师自开办以来,一直坚守岗位。年轻的法师大部分是本院毕业的留校生,有部分是外聘的,同时还聘请大学教授兼职讲授文化基础课。政治课由省宗教局选派专职老师担任。
  应该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办好佛教院校的首要问题。崇福寺的尼众佛学院自1983年开办以来,一向重视校纪校规建设,经过多年的摸索,至1993年已制订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如学生守则,课堂、上殿、斋堂、宿舍、卫生规则,作息、会客、请假制度,值日生职责。成绩考核分为操行、学业、出勤三方面评分,达到规定标准方能授予毕业证书(不合格者只给予结业证书)。每届开学,学院为新生安排入学教育周,学习教育方针及学院和常住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其明了丛林的集体生活及学修并重的内容和目的。
  学员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清晨四点,随着一阵摧醒迷梦的板声,立即起床洗漱,当鼓声响时,学僧们已列队整齐,威仪庠序地进入大殿与常住僧众共诵早课,课诵结束,稍事休息,又排队过堂用斋,搭衣持钵,依腊而坐,整齐有序,鸦雀无声。早斋毕,开始整理环境卫生。八时,清脆的上课铃声标志着一天的学习开始,学员们全神贯注地吮吸着法雨甘露,享受着法的喜悦。一晃间几个小时过去了,午斋时到,依然列队进五观堂。为保证莘莘学子精力充沛,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然后又上课、晚殿、晚自修。伴着止静的钟声,结束了一天的学习生活。每星期还有半天的劳动。周日下午参加会静老法师为大众所开的《涅槃经》讲座。周末晚上观看佛教录相或新闻联播。如是日日月月、点点滴滴地熏修佛法,积聚资粮。为了加强思想教育,丰富学员的生活,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院还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多次组织学僧前往泉州参观弘一大师纪念馆,瞻礼大师灵塔;参观民族英雄林则徐纪念馆;参加省宗教局举办的“爱国爱教知识”演讲竞赛、“爱我中华”书法展览、宗教界联欢晚会以及各种会议和活动。
  学院还设立图书馆和阅览室,备有各种经籍、学习资料和报刊,供师生课外阅读、参考。学习园地——墙报,还是学僧们互相交流切磋的窗口。
  福建佛学院女众部,所以能得以成立、巩固和发展,除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海内外大德护法居士的支持外,其主要原因是有崇福寺作后盾。传常法师任崇福寺住持与学院的副院长。老人家领导有方,学院与常住亲如一家,和合共住,水乳交融。学院的生活后勤,由常住承担(常住执事及住众多半是学院前几届的毕业生),她们注重佛教教育,对后勤工作极为认真负责,尤其当家师对学僧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学院师生也感恩大众,爱护常住。无论从日常生活还是大型传戒法会,大家分工合作,尽心尽力。崇福寺已承办了十多次亚部僧传戒法会,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压力,皆能在大众师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任务。
  在贯彻“解行并进,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方面,学院也较为突出。究其原因,也是与崇福寺有着密切关系。该寺自恢复以来,律纲重振,道风严谨,体现了丛林传统的良好风范,并于1992年开办了律学研习班,经过五年,已培养出一批讲戒弘法的律学人才,既为日后的律学班提供了师资,同时也有利于布萨诵戒、自恣安居、传戒法会等法务的开展,现已招收第二届学员。在崇福寺这一特定的环境下,无论学院师生还是常住僧众,皆以戒为师,行住坐卧,生活行事,如法如律。
  每逢月半(黑月廿三日、廿九或三十日,白月初八、十五日)则与常住僧众一道进行传统的布萨、诵戒法事,以使日常行持如佛所教、如法忏悔。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为期三月,谨遵佛制结夏安居。几年来,还接收了来自各省市的客僧安居。大众聚集一堂,精进办道。
  学院师生与常住僧众,皆以规范、威仪、学修统一为特色,得到四众弟子普遍的认可。1990年10月29日,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亲临崇福寺,为学院师生和全寺大众作了一堂开示指导,给以赞扬和鼓励。赵会长说:“这是个比丘尼的模范丛林,道风良好,女众佛学院也办得很好,学员宿舍整洁,教室宽敞明亮,制度严谨,学风浓厚,能坚固学员的道心。”参观完毕,不胜欢喜,并与大众僧一起过堂用斋。1989年,台湾圆光佛学院院长如悟法师与教务长惠空法师也率领师生前来参访。还有法国一行禅师、香港圣一法师等诸大德莅院,作佛学讲座,并对学院及常住的学风与道风给予高度赞誉。
  学院教学见地上以佛陀无上教理为意趣,行持上以世尊戒律为准绳,功夫上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为指归,成为全体僧众修学生活的中心内容。近几年来,随着海内外大德对净宗的大力提倡,由学院几位法师带领,闻法诵经,组织周日共修会,专诵《大乘无量寿经》,丰富了净土法门的修行内容,引导了一批学人对净宗理论的认识和实践。大众们修清净心,遵普贤愿,自行化他,归心净土,为实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而努力奋斗,做到赵朴老所倡导的“学僧生活管理丛林化,丛林学院化”,使学僧达到佛教知识与信仰、修持同步增长。
  总之,佛学院对学生从思想、生活、修持及劳动等方面,层层启迪,使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僧才,真正能荷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
  建院以来,历经十五个春秋,佛学院毕业本科学生两届、预科学生七届、培训班学生八届,可称硕果累累。毕业学僧部分从事佛教教育工作,部分充实到福建省各地佛协工作,部分考入高级佛学院深造。培训班学员大多数能升入预科继续学习,其余回到原寺担任职事。她们当中大部分已成为各地佛教事业的骨干力量。学院的毕业生还远涉美国、加拿大、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世界各地,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在十几年的艰难创业中,福建佛学院女众部虽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但还有各种各样的课题有待解决,如学院教学设备有待增加,条件有待改善,水平有待提高等等。不过我们相信,福建佛学院女众部这座僧格的铸造地、法身慧命的养成所,一定能继续发展、壮大,孕育更多、更优秀跨世纪的佛教人才。
 

作者:教务处   来源:法音